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090224 李鳴雕攝影展

李鳴雕攝影展

1.1948年的台北街景.
構圖平穩精準. 意念上是純粹的紀錄.

2.赤崁樓1948
特別蹲下. 以超低視點. 把前景正在拍翅膀的鵝和後面的赤崁樓一並拍下

這個動作代表的意念就比較特別了.
不只是純紀錄路過一遊
而是希望把他眼中所見的 現地的一些特色. 能夠一並紀入.
這個動機就多了一份對鄉土的關愛在裡面

3.人力車@彰化
時間是中午時分. 陽光在正頂. 地面景物高對比
街景都近乎剪影
街上的人力車輪廓因而得以突顯出來.
-
這張的構圖相當的精準. 左方的電線干和電線. 偏右下方的人力車剪影.


4.淡水河1947
這張只拍了船首和前方棚子上吊掛的魚乾
時間是下午. 陽光稍斜. 河面反光逆光照耀著船和魚乾

作者自己手寫了標題在相片下方: "河邊無人舟自橫"

這個標題帶有文采. 卻相當平實. 不誇耀不做作.
下的名符其實
是我看過很少數標題可以替作品增輝的例子.

就是因為對鄉土有熱情. 才會想忠實去紀錄反應自己所見. 而不會去浮誇它.


5.土地公廟1952
拍的是田埂邊大樹下的小土地廟

是他作品裡少數我覺得有"好像有些話要說"的情緒.

-
6.鄉下農夫
再次利用了電線干和電線來平衡直幅構圖

為什麼要直幅. 為什麼不是橫幅
為什麼不再把人物拍的更大些

目的不只是拍人. 也不是單純想把畫面拍的美.
而是想把這個時代裡人們的生活方式. 人們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紀錄下來


7.台北中山橋(明治橋)
下方有簽名記載"台灣神社. 1946"

這是光復前拍的. 後來應該就被拆了


8.烏來台車. 1948
印象最深的一張是從山洞內向洞外照. 一名礦工和他的台車站在洞口

四周都是全黑. 人影和台車影子也是剪影
地面則僅留下鐵軌的反光
-
帶抽象風格的構成. 故意丟開景物所有細節.
我喜歡這種剪影


9.採茶女. 以平視對方的高度拍攝

10.牧羊童. 這張老實說是有點做作....構圖上則有仿西畫的味道
作者自己似乎很滿意
特別裝裱寫了標題和簽名


11.大量的影像都是snap民間人們的生活

畫面一定有人
人一定在進行某些動作.

擺渡. 捕魚. 搬運. 工作. ..

他用的相機也是適合snap的Rolleiflex.
腰平取景的大觀景窗. 泛焦設定. 眼睛不用湊上去就可以腰平取景
意味上跟現在的A350 Liveview幾乎一樣....
-
12.肯亞1984
國外旅遊照的部分他就開始拍彩色底片了.

他拍旅遊照的重心依然多是人物
但跟前面的黑白作品比起來. 抓不到這些當地居民的行動目的.

影像切不進當地居民的生活文化
只是拍"有"而已

難免有走馬看花的問題


13.以上的問題
像淡水河畔他拍了很多. 光是漁夫/捕魚相關的就有很多張
還有擺渡的. 以及等待渡河的乘客

就固定一個點去觀察. 就可以觀察到有哪些活動. 這些活動的目的是什麼

但是旅遊的話. 似乎就沒辦法固定一個點去深入觀察

-
-
14.有一台我沒見過的相機. PLAUBEL 69W
鏡頭是schneider Spuer-angulon 47/5.6
推想應該是德國牌子

另外還有哈蘇500系列和標頭.


15.仔細看了李鳴雕的生平資歷
1939. 跟隨日本"新興寫真"風潮
1940. 去嶺南美術學習水彩畫

在衡陽路開設"中美照相器材". 因此與鄧南光認識(南光照相器材)

1948. 由鄧南光牽線. 上林花大酒家贊助
舉辦了數次大型人像外拍活動

50年代台灣的攝影風氣和水準. 並不差日本多少

後來. 代理進口了三菱的相紙. 並應小西六寫真公司(即Konica)安排前往東京
在日本寫真協會上以日文發表了對中日攝影交流的著述
並認識了當時的正副會長
-


1954在東京銀座的小西六畫廊. 舉辦"中國寫真作品展"
是以中國攝影協會會員為主. 一人一張共48張作品

1960. 加入日本寫真協會. 是第一位台灣會員
1971. 在香港成立中美行分公司. 研究彩色印刷
1975. 出版"攝影天地"
1994. 張照堂企劃"看見淡水河"攝影展. 參展
2001. 張照堂企劃的公視節目採訪
2005. TIVAC 展出

-
--
-
對如我這一代數位時代才進來玩攝影的人. 這些歷史都要刻意回顧.
這一年多以來看了一些老一輩的攝影展.
才知道大約怎麼回事....


李鳴雕在輩份上. 是台灣攝影圈最早的一代.
與張才. 鄧南光. 鄭桑溪. 翁庭華. 或是來台後的郎靜山
差不多是同一世代
是從無到有的草創時期

再來似乎是解嚴前後的第二代
是紀實攝影的黃金時期
張照堂(他可能比這稍早一點). 阮義忠. 張乾琦. 蔣載榮. 姚瑞中(這可能稍晚一點)

以及現在檯面上可以看到的傳統名店
像第五階. 全彩現象. 視丘. 呂良遠. 邱奕堅. 算算也差不多都在這時期開始

到這邊大致上組成了現在看到的台灣攝影圈.
-


台灣攝影從第一代一直到第二代輝煌時期. 似乎都能與日本/美國當時的攝影風氣接軌

台灣這邊出去的人
跟國外相比. 也不會差到哪去


整體水準與國外差距越來越大. 國內人才青黃不接
似乎是90年代之後的事情

約在數位影像興起的稍早之前. 就有問題了

是什麼樣的問題?
輪廓還不是很確定

也許從郭力昕的批判文章可以窺見一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