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090320 從構圖談預視能力: 怎麼看? 怎麼想?

1.
這篇心得. 主要是將我自己這一年以來培養出來的拍攝習慣. 作一個整理和歸納.

嚴格講起來其實這個題目很大

就如之前在"影像分析的自我反思"心得中所提到的
怎麼看. 決定怎麼拍
怎麼想. 又決定了怎麼看

自然環境可以視為無限組合. 不論我用什麼觀點. 用什麼想法去看.
都可以找到我想要拍的景物

所以關鍵不在"有沒有美景"可以拍


關鍵在自己的想法上面: "我用什麼觀點 什麼想法 去看我眼前的事物?"

是真的沒有景可以拍? 還是其實只是我沒看到? 我沒發現而已?


而這個內在的"想法". 就牽涉了個人的視覺經驗與美學素養

我看的夠多嗎?
我想的夠多嗎?
相關的美術史/攝影史知識. 我了解的夠多嗎?

我知道怎麼樣的照片是好照片嗎? 我看的出其中的差異在哪裡嗎?

我是否知道我眼前的景物. 可以成為一張好照片?

如果可以
怎麼作?



2.
在我的觀念裡. 預視能力. 是所有藝術創作的關鍵核心能力

用動漫畫常用語解釋的話. 這就是"空想具現化"


把心中所想像的事物. 加以描繪出來的能力.

心中的想像越清晰. 描繪的結果就能夠越精細.

當我越清楚什麼是我要的. 什麼不是
構圖就會越精確
色彩要求就能越精準



3.
而預視能力的培養有兩大關鍵. 這也在老康的"藝術的精神性"書中有提到


一者. 是"內在的需要". 是存在自己心中的"那個型態". 那個fu

一者. 則是對材料/工具/技術/理論的熟悉和使用.


這兩者會互相反餽增幅

如果技術不足. 就很難讓自己內在的想像附著成型 < 這玩意的現代用語就叫fu

如果技術進步(這技術也包含觀念/理論面在內).
就可以繼續強化自己內在想像的型態
讓腦海裡的印象更明確. 更精確

我的fu到底是什麼? 我追尋的fu在哪裡?

當我向外觀看. 看見任何引起自己關注的人事物. 這同時也就是向內自省

"為什麼它會引起我的關注?" 其中必有理由.

有fu就一定有理由. 這理由存在自己內心的深處. 我必須把它找出來. 否則將不知為何而拍?為誰而拍?

-

4. 去年12月. 我在找尋"空間的和諧"相關題材

正好南門市場附近這棵房子裡的大樹開花了
就趁天氣還沒變天前. 趕快跑來拍
不過當時天氣也不是很理想. 雲很多. 陰陰的. 只約略看的到一點點藍天

這棟長樹的房子只有兩三層樓高. 四周圍都是大樓 陽光也照不太進來 現場找了很多位置都不甚理想

DSC00911.JPG



這也不理想. 主題的樹突顯不出來

DSC00930.JPG



站左站右. 站進站遠. 都找不到好的位置
一直到站到這個位置

DSC00918.JPG



背後大樓正好向陽. 米白色牆面是高亮度. 跟白色的天空接近

以它當背景的話
樹幹和樹枝會成為純粹的輪廓剪影

我只要樹枝的線條就好. 這樣就可以把主體突顯出來了

簡單畫個現場示意圖....

DCS00918SPa.jpg




最終的調整結果

DSC00918SP_p1.jpg



雖然結果這張照片看起來還是很清晰. 很具像

但是主體的樹本身. 其實只有抽象的輪廓. 樹幹與樹枝都是純黑沒有細節

這是在現場取景的時候
就決定的樣子

我用抽象畫的觀點去看. 而找到了這個景.



5.
最近去了兩趟天元宮. 目的是練習一些作業

在之前曾發表過的心得"影像分析的自我反思"裡. 曾經提過.
我想要"幸福的色彩"這種感覺
輕輕柔柔
明亮愉悅的感覺

微距拍花草. 由於大光圈淺景深的緣故
只要靠的夠近
基本上. 畫面就是只剩下線條和色彩


從這邊帶進了一個大問題: 如果畫面中只有線條和色彩的時候. 色彩要代表什麼感覺? 線條要代表什麼感覺?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我跑去把西洋美術史和近代美術史看完
在近代繪畫裡.
我找到了一位大師.
他畢生就是專注在研究"線條"與"色彩"這些基本元素的特性

這位大師是現代抽象畫的始祖. 表現主義的領導者 - 瓦西利.康丁斯基

關於這部分
會在我另外一篇心得裡面有較多的記述
這邊就先跳過


回到拍攝現場.

現在我想要的. 不只是柔和愉悅的色彩而已.
色彩和線條如何互相搭配? 怎麼構成? 怎樣組合? 才是我要的感覺?

這就是最近在作的練習.
若要說的具體一點. 就是練習用抽象繪畫理論的觀點去取景


現場的樣子是這樣.
找景的時候. 我看到這三朵花還蠻完整的. 高度也剛好構的到.
我想拍它

背後則是深色的背景. 正適合突顯主題

P1060247SP.jpg



幾番考量後. 我想這樣安排樹枝的線條....
畫個示意圖

個人是習慣找景的時候都不拿相機.
一直到決定好要拍. 才會把相機從包包裡拿出來. 然後上腳架
腳架則會立在我決定好取景的位置上

P1060247SP示意.jpg



剛開始拍的樣子.

後面散景的光點不錯. 決定把它加進來

但畫面上方比較粗的樹枝. 感覺力量太強了. 蓋過了花朵
不滿意

DSC02969.JPG



再靠近一點. 把粗樹枝的一部分去掉. 差不多可以了

這張是F4拍的
但是後面散景的光點不夠大顆.
而樹枝我也只要線條就好. 最好不要比花朵清楚

....所以決定光圈再開大一點

DSC02971.JPG



F3.2再拍. 這張是最後決定的樣子

DSC02973SP.jpg



事實上我還試著拍了一張距離更近的.

但是樹枝線條只剩下一條. 跟畫面中的花朵和其他元素. 感覺上都失去了聯繫關係.
所以後來不用這張

DSC02976SP.jpg





再舉一個例子
這是現場的樣子. 框起來的是我想拍的目標.
孤立的樹枝上面有兩朵完整的花. 我想要那個樹枝的弧線線條

P1060251SP.jpg



畫成示意圖的話....大概是這樣

P1060251SPa.jpg



接下來就是安排線條和色彩. 看怎麼構成的感覺比較好
先用F4拍看看散景
不是很滿意

DSC02984.JPG



光圈開到F2.8
然後換個角度. 右上方帶進來一點天空. 這樣背景的天元宮輪廓就會被描繪出來
而且天空也不影響樹枝線條的突顯

DSC02991.JPG



原本有考慮過....這張是不是回去要轉成直幅來表現

DSC02991SP.jpg



不過轉了之後覺得. 垂直線不是我要的感覺
太強烈了

還是原本的橫幅. 稍微傾斜向下. 比較接近我要的感覺
這是調整完的樣子

DSC02991SP_rotation.jpg





6.
繼續找其他的目標

這團花也是高度ok. 花型完整. 是個不錯的目標....

P1060244SP.jpg



這團花的數量很多. 所以我想要用它拍一個花團錦簇的感覺
幾朵花清楚就好
後面的通通打散成散景

調整完的結果

DSC02982SP.jpg




在停車場旁邊的這顆. 也找到一個目標
孤立樹枝的三朵花

P1060258SP.jpg



我想要的畫面. 畫成示意圖大概是這樣....

後面的樹幹在景深外. 只要大略的輪廓就好
樹枝向前景伸出
連到清晰的花朵上

DSC3012SPa.jpg



構圖大略決定好之後. 先用F4試拍看看景深
結果是還不夠
畫面雜了些

DSC03009.JPG



F2.8再拍. 差不多了
只差後面的燈光光點避不開

DSC03012.JPG



最後調整完的結果. 順便把燈光光點給修掉

DSC03012SP.jpg




現場的樣子. 這個時候太陽已經下山了
天空只剩下黃色的餘暉

這幾朵花的高度也是ok. 花型也很完整. 來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角度和構圖

P1060262SP.jpg



這時光線已經不甚理想 orz 光圈開到最大F2.5, iso400, 1/40s

用夕陽餘暉的天空當背景底色
我只要線條和色彩就可以了

花瓣線條和樹枝線條. 通通打成像繪畫筆觸一般的散景

DSC03045SPa.jpg






7.
昨天拍的流蘇作業. 一樣的練習


現場的樣子
構圖目標是"上下綠葉半掩的流蘇白花"

只要花清楚. 葉子有個大概輪廓就可以了.
我知道微距鏡頭. 要做到這種效果是很容易的事. 所以取景的觀點是依附在微距鏡頭的特性上

P1060266SP.jpg



調整完的樣子

DSC03092SP_p1.jpg




現場的樣子. 構圖的目標是"下面單片葉加上上面的單株流蘇花"

P1060268SP.jpg




因為a350沒有景深預覽
所以通常會先試拍一張看看散景的狀態如何. 再去做調整

調整完的樣子
畫面左下和右下有散景光點. 讓下面的單片葉子不會過於單調

DSC03106SP.jpg





8.
所有場景. 全部都是用眼睛先再三確認過. 看好才下手
這樣命中率自然就可以提高不少

而且. 如果現場就能確定. 這張拍出來一定符合要求的話. 用數位或用底片也就沒有差別

若用底片的話
構圖. 從觀景窗可以確認
散景和光點效果. 從景深預覽可以確認
曝光. 可以從點測光技法來確認.

拍攝結果會如何. 其實都有辦法在拍攝前就知道. 了然於胸.


一個現場的示意圖
抱歉當時因為還沒有想到要寫文. 所以沒有用DC先拍現場環境

不過這張照片. 在現場構圖的時候. 我刻意就是要找逆光下的綠葉
而這張構圖的主要目標
就是這個新葉畫出來的圓弧


090228-06示意.jpg



掃描調整完的結果
左方的光點並不是意外的bonus. 底片機可以用景深預覽功能. 縮光圈來查看散景的狀況

畫面裡所有的構成要素. 都再三確認過才拍攝

包含構圖帶有左上到右下的傾斜. 也是刻意安排的
水平線. 太靜. 沒有聲音
垂直線. 又太過強烈
我喜歡帶有一點點傾斜的斜線. 賦予畫面動感. 但不會過於強烈

090228-06.jpg




同一天在現場拍的其他sample

後面的光點一樣是用景深預覽來控制它的大小和位置
不是巧合

因為左邊的葉子已經有光點當背景突顯它. 所以焦點就放在右邊的葉子上

上方的樹枝. 以及樹葉的位置和走向
都是刻意選擇些微的傾斜.

傾斜多少?可以到我要的感覺? 都是取景的時候就確定

090228-11.jpg




這一張狀況很妙....現場用眼睛確認的時候. 後方確實是有枝葉光點可以當散景

但是實際上在觀景窗取景的時候. 因為鏡頭是最大光圈狀態
觀景窗看進去. 背景是一片白色

按下景深預覽. 後面該有的散景和光點馬上就出現了.

090228-10.jpg





9.
預視能力. 是以相機和鏡頭的"影像表現方式"為基礎. 所累積的視覺經驗

不只是看. 而且是透過相機鏡頭去看


在焦點上的物件你會知道他有多清晰. 焦外的成像會如何模糊
在大光圈下的物件. 會有怎樣的景深效果.
在超廣角下的物件. 會有怎樣的排列/變形

這是屬於攝影獨有的影像語言. 是屬於相機和鏡頭的表現方式.

我得熟悉它的特性
才能去想像拍出來大概是什麼樣子


繪畫也是看. 但它是透過"畫筆/畫材的表現方式"去看


fu是一樣的.
隨著表現工具不同. fu會附著在相對應的型體上. 而具體呈現出來.

對相機鏡頭越熟的的人越知道拍出來的樣子. 對繪畫越熟的人也越清楚畫出來的樣子.
這個fu. 也就是康丁斯基所說的"內在的必然性"
是一切創作的內在根源


我第一次被這種預視能力給震撼到的作品. 是北宋郭熙的"早春圖"

這件書畫的真跡目前在故宮典藏. 是中國藝術史上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不只因為真跡流傳至今.
同時郭熙還留下了他的理論著作"林泉高致集". 兩者可以互相對照參考

這張早春圖有多猛
http://img.epochtimes.com/i6/701070029601454.jpg

以這樣的尺寸. (158x108cm). 畫出如此的精細度

而且
不打草稿
直接完稿

畫的是想像中的山水. 沒有真實場景可供臨摹.


這種程度的預視能力. 簡直就是神的境界. ...


同樣眾所週知的例子. 貝多芬為什麼耳聾了. 還能寫出命運

一樣是因為預視能力

他到晚年的預視能力. 已經強大到 > 在他腦海裡 樂曲便已完美的演出.
耳朵聽不聽的見? 那已經沒有什麼差別


10.
預視在過程中是不斷的修正. 一直到按下快門為止

先做大略的預視. 鎖定自己想拍的目標
然後作精確的預視. 確定何者是我要的. 何者是我不要的.

這就相當於在現場選圖.
"現場挑圖"
只是使用的工具是眼睛和觀景窗. 不是螢幕

決定好我要拍的主體是什麼以後. 再作精確的預視
就相當於"現場裁切"
只是使用的工具是觀景窗. 不是螢幕和軟體


很重要的一點是. 過程中. 要不斷地問自己 "什麼是我要的?"

某個物件. 如果加進來 會不會更好一些?
某個物件. 如果拿掉 會不會更好一些?


什麼是我要的? 什麼不是?


畫面裡面所有的形體. 清晰的主體. 不清晰的背景.

畫面裡面所有的色彩. 主體的色彩. 背景的散景. 色彩的強度(彩度)

如果存在畫面裡.
那就一定要有它存在的理由


這理由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一定要有. 否則就會名不符實. 影像就會顯得做作. 多餘. 畫蛇添足. 無病呻吟.



11.
我的135系統配置都是定焦鏡. 除了超廣角的10-20以外. 其餘是35. 50. 85. 125.

我不是特別要說定焦鏡比較好....那是因為我玩Minolta的時候幾乎只有定焦鏡可以買的緣故 orz

DSLR玩久一點的玩家. 各種焦段的鏡頭通常都已經持有.
而且大多都是大光圈變焦或定焦鏡頭


所以. 同樣的構圖
我可以使用35鏡頭. 在近距離拍攝
也可以使用125 鏡頭. 在遠距離拍攝

任何距離都不是問題.

幾乎"任何構圖". 我都可以站在"任何距離". 拍到它


而且大家都知道的. 大光圈鏡頭特性就是 > 景深可以非常淺.

所以. 在任何構圖. 任何距離下
我還可以透過光圈控制. 來自由選擇背景的散景效果


135 系統的最大優勢就在這: 我可以在任何距離下. 自由選擇主體. 並自由選擇背景.


以個人常拍攝的題材而言. 只要眼睛看的到. 沒有135 DSLR拍不到的目標.
不但可以自由選擇主體
還可以自由選擇背景如何呈現

工具一定沒有問題. 問題就在自己"怎麼看"了



12.
坊間有一些講構圖的書. 會安排許多構圖原則來說明
諸如黃金分割. 三角構圖等等

並不是說那些沒有用. 事實上. 那些都是前人發展出來的經驗法則

這些經驗法則之所以被發現. 被歸納出來
就是因為這樣做. 相較其他的構圖.
之間有微妙的感覺差異

因而比較精華的型態就被保留下來. 然後被歸納出來


我這篇心得跳過了這堆構圖原則. 是因為我直接去問這些構圖原則的最根本成因
那就是自己的感覺

亦即"內在的需要性"



什麼東西決定了我的預視? 就是一開始所提到的兩樣東西

一者. 就是內在的需要性. 內心的fu

一者. 則是對工具/材料/技術/理論的熟悉程度


對於攝影器材和數位暗房. 我了解多少?
對於影像的表現手法. 平面構成. 線條與色彩. 影像語言的隱喻與對比. 我了解多少?

觀摩攝影史上的大師作品. 觀摩當代歐美日著名攝影家的作品和攝影集
閱讀相關的哲學. 美學. 攝影理論
從中了解別人如何使用影像?

他們使用影像做過什麼事情? 表達什麼訊息或情感?

這些東西都會決定我的觀點.
決定我如何去"看"景物.


當我的fu越清晰. 預視越準確
就能提高命中率. 減少事後選圖所耗費的時間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最好的照片. 讓這塊璞玉得以精雕細琢.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自己. 釐清想法. 多看多閱讀. 吸收美感和累積經驗.


這就是預視對於我自身的意義.



13.
如果大量地拍攝. 短期內確實會有進步
那種進步是來自於對自己手上器材的熟練度提高

但是. 前進到一個程度以後.
大量拍攝的結果. 反而會逼迫自己無法思考. 會逼迫自己無法對影像更進一步要求

如果我一年拍了5萬張.
則平均一個月有4千張. 一周要拍一千張. 一天要拍140張

結果就是
我每天晚上必須固定要從140張裡挑選我想要的照片.
每天都不能中斷


如果不每天都如此的話. 第二天的140張又堆過來了. 結果將永遠也處理不完.


在一天要面對140張照片的狀況下.
也不可能針對其中某部分的照片. 去精確地要求對比/色相/彩度.
甚至也不太考慮拍RAW檔....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轉檔
所以影像始終沒辦法控制到很精準


至於更進一步的. 多閱讀好書. 多看好作品. 看好的攝影集. 看攝影展
都沒有時間去看....
因為每天光是面對那140張照片就把時間用完了
視覺經驗和美感培養. 只好原地打轉.

結果是: 我不知道"別人在拍些什麼? 怎麼拍? 怎麼看?"


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思考 "我要的是什麼?" "對我而言什麼才是美?"
為何而戰? 為誰而戰?
不知道....因為照片太多了....根本沒有時間去想那些

結果是: 我不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 自己是怎麼拍? 是怎麼看?"


停一停. 先從挑圖開始吧.


假設有一天. 去景點拍了一堆大小景回來140張
最後我選了10張出來
貼到討論區上分享

....既然結果我只要10張. 那麼. 下一次到現場. 是否可以減少那"多餘的"130張的量?


與其事後挑選圖. 何不在現場就先選好?

先用自己的眼睛選好. 再決定拍下來.

與其事後花功夫刪圖. 何不在現場就乾脆跳過不拍.
既然知道這張回去八成會被刪掉的話
何必拍?
跳過它. 還省了後面的功夫.

現場用自己的眼睛來選. 什麼是我要的圖. 什麼不是
現場挑好. 決定好以後
才拍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最好的照片. 讓這塊璞玉得以精雕細琢.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自己. 釐清想法. 吸收美感和累積經驗.


這就是預視.



用心拍好一張圖. 一張就夠了. 其所得到的經驗值. 將勝過亂槍打鳥的一千張

並時時刻刻問自己的內心 "我真正想要追求的美是什麼?"


-

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

090318 漢寶德談現代建築

漢寶德談建築這本書. 原本不是很有興趣..因為書名寫談建築
我對建築興趣不大

翻開來才看了幾頁立刻就改觀了. 不愧是漢寶德....
他就是能把原本很高深的大師理論
講的輕鬆簡單又脈絡明晰


我覺得就是要這種程度. 才能真正稱為學者阿......


其中有一章提到柯比意. 這個大師的名字連不是念建築的我都聽過
原來這位大師真是了不起

他老兄本來是畫家. 藝術家.
之所以會去搞建築.
是希望能夠解決20世紀初. 歐洲城市/無產階級的居住問題
-
當時的房子不高. 街道混亂.
資本主義興起. 大量的無產階級來到工業化的城市. 很多人沒有地方住
這樣擁擠的城市一但發生火災都無法處理. 傷亡都很慘重


他的構想是 - 蓋大樓

將大部分的居民. 都移住到大型的住宅大樓裡

原本他最初的規劃是超高層大樓. 但後來發現超高樓不適合居住
所以改為一般高樓
超高樓則留給辦公用

大樓與大樓間. 相距200m以上

大樓一樓刻意挑高. 不住人. 離開地面. (台北的中崙高中就是這個做法)

所有的道路都是筆直棋盤式規劃

只要夠多的人即能移住到大樓. 就可以空出足夠的空地
一律綠化. 文化中心/圖書館/學校等等則散見其中.
-
讓居民一出門. 一開窗. 就能看到綠地.

他的主張雖然後來發現有不少問題. 例如大樓的問題在紐約就很嚴重
大樓需要管理. 需要維護和清潔
負責這些的人都是中下階層的人
因為管理費用的問題. 他們住不起大樓
所以他們會住在大樓附近房價低廉的地區. 這些地區就是後來的貧民窟

但紐約畢竟也不是照柯比意的構想規劃的. 它的大樓太密集了.
很多都市問題是美國人自己造成的
怪柯比意沒意思


無論如何.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理想. 而且出發點還是為了救世濟民
說起來簡直接近神


"都市設計"這個領域. 就是由他開創.


雖然他的構想從未真正實踐過. 但是他的觀念幾乎影響了全世界
-
-


另外. 眾所週知. 後現代一詞就是從建築領域開始的
而且正好橫跨了漢寶德前輩求學和研究的生涯

這本書的一開始. 就把後現代的來由講的淺顯易懂....以下摘自書中原文


/
我年輕的時候. "現代"是指進步的/科學的/光明的. 有絕對正面的涵義
曾幾何時. "現代"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現代的原意本是現在這個時代的意思. 也就是當下. 為什麼成為一個代表過去的時代名詞?
實在使人不解

為了怕被人視為落後. 大家都急著向後現代靠攏.
什麼是後現代?
它究竟是怎樣的主張?
又沒有多少人了解

即使假裝明白. 每個人的說法不一致
因此
唯一的共識是
後現代是多元價值的. 可以各說各話. 不需要同意. 不需要統合


回憶起來. 我認為現代主義的失敗就是敗在理性主義
自國際現代建築會議. 到包浩斯的正統現代建築思想. 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礎

不論是科技掛帥的結構決定論
或合用致上的功能決定論
都是講究硬梆梆的理性

連現代美學也崇尚整齊. 簡潔. 方正. 向古希臘的神廟看齊

這種樣樣都講道理的建築
很快就令人感到冷冰冰的. 忍不下去.
不但使用建築的一般大眾受不了. 建築師們自己也吃不消.
因此雖有學理的大帽子壓著. 現代建築一但成為風格. 很快就受到批評

其實20世紀中業的後期現代主義建築師. 早就在尋找建築的生命意義
有一派回到傳統. 到古典建築找紀念性.
到中古建築找心靈
到鄉土建築找人情
他們都在現代建築中灌注了感情的成分
但是都擺脫不了講理的習慣. 講不通. 就無法說服同僚.
/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090316 台北學: 姚瑞中, 台北廢墟探索

1.街頭塗鴉的本質是反抗主流.
因廢墟多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所以在廢墟塗鴉就可以慢慢畫. 畫的很仔細....

這裡談到政府曾辦過的塗鴉比賽(我馬上想到周錫瑋阿...)
原本塗鴉是反抗主流
跟主流一搭一唱就有被收編的味道.
(如果你成了塗鴉藝術的官方代表. 以後還能繼續在街頭亂畫嘛?)

80年代的年輕人因批判而發光
相較之下.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被工作所馴化. 有被收服的味道

(這又讓我想到PTT科技業版的例子....三天兩頭就有人上來問說我是不是太草莓?)
(整體風氣是依循主流價值觀在互相比較)


2.廢墟是一個特殊的場域. 無人管理. 容納任何想法和可能性.
是絕對的自由場域.
-
所以也就成了憤青/藝文創作者 所找尋的 理想的發表空間.

但是台北市目前這一類的空間已經全部被政府收編
納入管理
所以大部分從廢墟玩起來的藝術家/創作者. 目前都往中南部或對岸發展.
例如海安路


3.姚拍廢墟很隨性. 沒有預設目的 就是到處晃. 然後他老兄到現在也沒有正式工作...

在台灣. 拆 比保留 更容易
台灣這塊地方對於"過去"這件事情. 沒有太多留戀

但姚並不是因為懷舊而拍
而是為了了解自己 > "什麼是台北"

廢墟與古蹟只有一線之隔
當觀光手冊上面載滿了古蹟介紹. 檯面上卻沒有任何廢墟情報的時候
何者才是真實的台北?

當外國人問起"什麼是台北?" 的時候. 我們如何具體的回答?
-
4.台北縣只要有工業區的地方就有廢墟.
因為產業變遷和外移. 勞力密集的產業都向中國和東南亞發展.

陽明山上. 則有很多軍事設施的廢墟.

就算是新蓋的也有可能成為廢墟
所謂的蚊子館就是新造大廢墟 XD
這種從規劃最初大家都知道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其實大家內心都希望它成為廢墟阿..


5.影像表現上. 常用大反差和逆光剪影. 採強烈明暗對比
常用超廣角突顯主題. 也是主客體的強烈對比
影像力量加到很強
但是也常用詼諧的角度來批判他的主題


6.1992姚去拍飛碟屋的時候. 剛上大學
課堂上在上西洋美術史
姚翹課跑去蹲廁所. 抬頭一看廁所天花板寫了一行字 "世界在外面等著我們"

當下就拿了相機去飛碟屋拍照 > "廢墟才是真正的美術史"
-
7.十三層煉銅場 > 遠遠看很像布達拉宮 XD

很想在這種地方拍劇照 (實際上也真的拍了)

大陸他們會在風景景點附近. 搭舞台來做各種演出或節目
很有效地利用了廢墟的力量

侯洞的礦場cafe也是一個例子.

廢墟是有能量的
因為廢墟是絕對自由的場域. 它包含了不同時空下. 各路人馬的意念在此

一個場所若有意念的交會/累積. 它就有能量
人就會想去看

畢竟廢墟和古蹟只是一線之隔.


8.台北縣是一個充滿了天線. 電塔. 鐵窗. 違章建築的城市
很牢籠
很束縛
-
9.意念聚集的地方. 就會產生吸引力.
尤其是傳承前人意念的古物

10.陳建興 - 用傳統古典的浪漫主義風格. 歌頌對廢墟的回憶


11.1997年非常廟的展出. 當時正值金融風暴
姚一行人自己找了個廢墟
自己畫
自己辦展
自己印DM畫冊宣傳
沒有公家補助(當時也不可能對這種活動補助). 一切自己來

沒有創作發表的方式. 就自己來開創!!

而且. 有實體空間的作品很重要


12.姚對廢墟的期望是: 透過廢墟. 去釋放出一些能量. 創造某些新的東西.

如果只是當作美女外拍的景來消費. 如此畢竟層次太淺
-
是否有更激進的想法可以去實現?
是否能做更大限度的發揮?

能夠利用廢墟的能量. 來創造某些可以流傳下去的東西. 才是最重要的.


13."拾月"在飛碟屋的演出.

演出的時候還是強烈颱風登陸前. 照樣演出. 沒有座位. 觀眾就撐傘站著看
如果換做現在一定延期

這活動正好反映出80年代末期. 一種憤怒情緒的蔓延
民心思變
大家都認為我們有能力可以改變. 也應該要做些什麼改變

因此產生了超前衛的劇團演出. 以及一批超熱血的觀眾

現場沒有觀眾席. 沒有舞台界線.
演員會穿梭在觀眾之中
並且多線同時演出
沒有明確的 "作者-作品-觀眾" 分野
-
這種民心思變的能量. 不僅是在藝術創作上表現
其實當年是存在在社會各界裡
包括經濟面和政治面. 都有相同變化與對應的改革


14.80-90年代. 對廢墟的的詮釋是"憤怒"

2000年. 現在我們對廢墟的 新的詮釋 是什麼?

現在的廢墟被收編以後(例如四四南村和華山). 它的包容性就被限制了
你不可能再無限制地去裡面搞花樣
甚至連拍照也得申請先

當年的拾月. 也許現在連申請都不會通過.

原本主流管理者(政府)是為了想改善環境. 所以將廢墟改善設備. 並立下規定
但這些設備和規定卻成了新的束縛


15.明德樂園的廢棄. 當年曾經火紅的主題樂園/水上樂園. 現在大都已不存在
這正反映了娛樂主流從類比轉向數位的趨勢
-
16.廢墟提供許多想法和能量. 它是絕對的自由和包容.
卻也因此存在危險性

任何意念都可以存在的同時. 也就代表不同意念之間 必然會產生的衝突.

年輕人想進廢墟搞創作. 野狗也會把廢墟當窩
廢墟的危險性和公共安全問題
廢墟無人管理和公共衛生問題

某種程度上跟網路有點相像....
網路匿名性所帶來的近似絕對自由. 同樣也會造成必然的衝突
除非潛水不說話. 否則甚至是無可避免的.


17.當年的"拾月". 美學型式雖然不足. 但是情緒強烈.
在當時. 這樣前衛又批判的內容. 是不可能有場地可供演出
所以它成了歷史性的創作

英國也曾有利用廢棄教堂的例子
借用它神聖的氣氛
請各路藝術家現場展出/演出. 連續三天三夜. 觀眾可以隨時進去體驗
-
雖然它也可以到美術館展出. 但是威力就弱了.

"特定場域 + 特定內容. 可以產生加倍的力量"


18.如何找尋與廢墟對化的美學形式? 用什麼方式來表現廢墟的這股能量?

姚用攝影和裝置藝術
陳建興則用油畫. 仿達利風格. 畫功雖然沒有達利好. 但這樣的作品很好賣


19."拾月"有很多觀念上的大膽突破

沒有觀眾席. 打破舞台框架
多視點. 多線劇情事件同時發生. (後設性)

廢墟正是這樣特性的廠所: 可開創. 可實驗. 可容許失敗

現在設備越來越好.
反而壓力大. 得失心重
更不敢作大膽嘗試
-
20.姚: 一開始拍廢墟. 只是類似歸檔紀錄整理而已

因教育使然. 我們的美學思考都是西式
與本地生活經驗有相當的差距

就類似給外國人吃的中國料理. 雖然失真. 但符合某些族群的需求

但.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不是.
這樣的美學經驗. 與我的生活經驗是斷裂的.
它是架空的


我就是要俗又有力. 金光閃閃!!!! 對我而言這才是真實. 經的起驗證與質疑

在世界中思考"我是什麼?"

什麼可以代表"台灣"?
我可以再用那些外來文化圖騰符號來介紹台灣嗎?

那麼. 我應該要用什麼東西. 走進世界?
-
21.我們碰到的真實是什麼?

我創作的根據. 動機. 目的. 脈絡. 是否經的起考驗?
我的探討/論述/批判. 是否可以更深入?

我的創作. 是否可以代表自己. 向他人介紹?


22.當年的意志力. 即使現在看了也很感動.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意志力

表現手法則是工具
(這些工具的主要來源則是美術史)


23.(問)城市式管理者的理想是:

"不留空白地 將所有空間改造成符合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這句話很真切. 但是聽了很抖阿....)
-
在主導力量的邊緣. 找尋自由的空間.

廢墟提供藝術能量

對主流而言. 廢墟的存在是失敗
讓它處在邊緣
卻提供了另一族群所需要的自由性

這又與文藝復興時期的ruin考古概念不同.


而一但廢墟出了名. 就難免被主導力量注意到. 而無法存在
出了名就會產生矛盾而消滅

政府"有效管理"的立意雖好. 但做法卻值得討論
否則會產生不合適的規劃.
雖然有必要. 但是否可以多留一些自由性?

美術史上的改變. 必定起因於思想上的改變.

因此. 越偉大的管理. 越不可能產生藝術家
-


24.中產階級主流價值所追求的景象. 有時可能只是"幻象"
例如成了蚊子館的新造廢墟

不被主流所接受的時候
就很容易被誤會. 被污名化. 最後被排除.

主流就是標準答案嗎? 也許並非如此.

-

090316 呂良遠攝影展 "眼見. 觀思. 磐古"

1.呂良遠. 1954年生. 1987日本大學藝術學院攝影系. 1989攝影研究所畢業
專攻保存與修復

1999-2005. 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2.作品是1985-87在野柳所拍的

3.來賓是陸潔民.
提到國內講無酸修復. 酸裝裱. 幾乎就是呂良遠的代名詞


4.當年拍的大片幅底片. 一直到了現在藝術微噴
才終於有適當的表現工具可以使用
可以用良好的畫質. 放到他滿意的尺寸. 並兼顧良好的保存性

5.座談會現場其實從頭到尾比較像他個人的收藏展示....
-
呂很熟攝影史
而且不只是熟而已. 攝影史上各種代表性的媒材. 甚至部份大師的作品
他都有收藏的興趣

他本身很明顯是對技術研究有興趣. 感光材料. 影像載體
乃至數位輸出
只要有新東西出來他就會研究

6.1994年IRIS推出了Dye 染料式滾筒噴墨輸出. 是第一個數位輸出工具


7.彩色相片在170年的攝影史上是很晚近才出現的

以前彩色相片沒有光面紙基載體
所以要用光面紙基. 唯一的方式就是轉染法(Dye transfer)

其實原理很簡單. 他就是分色製版. 然後再把特殊染料印製到紙基相紙上
所以相紙上有印刷線做套版指標

但是跟一般彩色分色照相製版不同的地方. 在於他是多色套版
就如同現在噴墨的多色墨水一樣
-
可能會套製8個以上的色板. 然後再用特製的染料印製
-
當然. 這樣做的話. 不論是色域. 階調. 光澤. 都有相當的水準
重點是其保存性號稱達500年以上.


8.呂有show了一張Weston的青椒作品收藏.
它是裱貼在紙板上. 然後夾在bookmat 裡面. 表面再放一張保護用的隔紙.

這種保存方式可以參考


9.另外呂還show了一些蠻特殊的當代作品. 說是他學生弄得
方法是在紙上塗抹金粉. 然後再透過印表機列印
其中有一張的紙還是宣紙


10.現場作品的裝裱是:

museo silver rag 相紙. 冷裱在2P無酸紙板上.
這2P無酸紙版再熱裱到1cm 的展麗板上
-
呂說這樣做的話. 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將熱裱取下. 方便捲起來運送

不加觀賞框.
不加壓克力. 要show相紙的質感.

-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090313 預視能力 - II

1.預視能力. 是以相機和鏡頭的影像表現方式為基礎. 所累積的視覺經驗

不只是看
而且是透過相機鏡頭去看

在焦點上的物件你會知道他有多清晰. 焦外的成像會如何模糊
在大光圈下的物件. 會有怎樣的景深效果.
在超廣角下的物件. 會有怎樣的排列/變形
這是屬於攝影獨有的影像語言. 是屬於相機和鏡頭的表現方式.

繪畫也是看. 但它是透過"畫筆/畫材的表現方式"去看

fu是一樣的.
隨著表現工具不同. fu會附著在相對應的型體上. 而具體呈現出來.
對相機鏡頭越熟的的人越知道拍出來的樣子. 對繪畫越熟的人也越清楚畫出來的樣子.
這個fu. 也就是康丁斯基所說的"內在的必然性"
是一切創作的內在根源
-
2.預視在過程中是不斷的修正. 一直到按下快門為止

先做大略的預視. 鎖定自己想拍的目標
然後作精確的預視. 確定何者是我要的. 何者是我不要的.

這就相當於在現場選圖.
"現場挑圖"
只是使用的工具是眼睛和觀景窗. 不是螢幕

決定好我要拍的主體是什麼以後. 再作精確的預視
就相當於"現場裁切"
只是使用的工具是觀景窗. 不是螢幕和軟體


3.很重要的一點是. 過程中. 要不斷地問自己 "什麼是我要的?"

某個物件. 如果加進來 會不會更好一些?
某個物件. 如果拿掉 會不會更好一些?


什麼是我要的? 什麼不是?
-
畫面裡面所有的形體. 清晰的主體. 不清晰的背景.
畫面裡面所有的色彩. 主體的色彩. 背景的散景. 色彩的強度(彩度)
如果存在畫面裡.
那就一定要有它存在的理由

這理由可能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一定要有.
否則就會名不符實.

影像就會顯得做作. 多餘. 畫蛇添足. 無病呻吟.


4.我的135 系統都是定焦鏡. 除了超廣角的10-20以外. 其餘是35. 50. 85. 125.

所有焦段都有. 而且都是大光圈鏡頭的狀況下

同樣的構圖
我可以使用35鏡頭. 在近距離拍攝
也可以使用125 鏡頭. 在遠距離拍攝
任何距離都不是問題 > 幾乎"任何構圖". 我都可以站在"任何距離". 拍到它

而且大家都知道的. 大光圈鏡頭特性就是 > 景深可以非常淺.
-
所以. 在任何構圖. 任何距離下
我還可以透過光圈控制. 來自由選擇背景的散景效果


135 系統的最大優勢就在這: 我可以在任何距離下. 自由選擇主體. 並自由選擇背景.

以我拍攝的題材而言. 只要眼睛看的到. 沒有135 DSLR拍不到的目標.


5.如果大量地拍攝. 短期內確實會有進步
那種進步是來自於對自己手上器材的熟練度提高

但是. 前進到一個程度以後.
大量拍攝的結果. 反而會逼迫自己無法思考. 會逼迫自己無法對影像更進一步要求

如果我一年拍了5萬張.
則平均一個月有4千張. 一周要拍一千張. 一天要拍140張

結果就是
我每天晚上必須固定要從140張裡挑選我想要的照片.
每天都不能中斷
-
如果不每天都如此的話. 第二天的140張又堆過來了. 結果將永遠也處理不完.

在一天要面對140張照片的狀況下.
也不可能針對其中某部分的照片. 去精確地要求對比/色相/彩度.
甚至也不太考慮拍RAW檔....因為根本沒有時間轉檔
所以影像始終沒辦法控制到很精準

至於更進一步的. 多閱讀好書. 多看好作品. 看好的攝影集. 看攝影展
都不會有時間去看....因為每天光是面對那140張照片就把時間用完了
視覺經驗和美感培養只好原地打轉.

> 我不會知道"別人在拍些什麼? 怎麼拍? 怎麼看?"

也不會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思考 "我要的是什麼?" "對我而言什麼才是美?"
為何而戰? 為誰而戰?
不知道....因為照片太多了....根本沒有時間去想那些

> 我不會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 自己是怎麼拍? 是怎麼看?"


停. 先從挑圖開始吧.
-
假設有一天. 去景點拍了一堆大小景回來140張
最後我選了10張出來
貼到討論區上分享

既然結果我只要10張. 那麼. 下一次到現場. 是否可以減少那130張的量?

與其事後挑選圖. 何不在現場就先選好? 先用自己的眼睛選好. 再決定拍下來.

與其事後花功夫刪圖. 何不在現場就乾脆跳過不拍.
既然知道這張回去八成會被刪掉的話
何必拍呢?
跳過它吧
還省了後面的功夫.

現場用自己的眼睛來選. 什麼是我要的圖. 什麼不是
現場挑好. 決定好以後
才拍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最好的照片. 讓這塊璞玉得以精雕細琢.

把後面的時間. 留給自己. 釐清想法. 吸收美感和累積經驗.
-

這就是預視.

-

用心拍好一張圖. 其所得到的經驗值. 將勝過亂槍打鳥的一千張

並時時刻刻問自己的內心 "我想要的是什麼?"

-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090306 預視能力

1.

預視能力. 是所有藝術創作的關鍵核心能力

用ACG常用語解釋的話. 這就是"空想具現化"


把心中所想像的事物. 加以描繪出來的能力.

心中的想像越清晰. 描繪的結果就能夠越精細.

只要技術方面沒有問題
而技術面的事情. 只要認真用心. 通常都有辦法解決


第一次被這種預視能力給震撼到的作品. 是郭熙的"早春圖"

這件書畫的真跡目前在故宮典藏. 是中國藝術史上最有名的作品之一.
不只因為真跡流傳至今. 同時郭熙還留下了他的理論著作. 兩者可以互相對照參考
-
這張早春圖有多猛


以這樣的尺寸. (158x108cm). 畫出如此的精細度

而且
不打草稿
直接完稿

畫的是想像中的山水. 沒有透視比例問題. 所以沒有真實場景可供臨摹.


這種程度的預視能力. 簡直就是神的境界. http://blog.udn.com/damifel/781897
-

同樣眾所週知的例子. 貝多芬為什麼耳聾了 還能寫出命運

一樣是因為預視能力

他到晚年的預視能力. 已經強大到 在他腦海裡 樂曲便已完美演出.
耳朵聽不聽的見? 已經沒有什麼差別
-

就跟攝影拍到後來用底片和數位都一樣. 可不可以拍完馬上看? 已經沒什麼差別了.
因為不用看就已經知道是什麼樣子

當然這跟貝多芬的境界比起來差得遠....只是大概是這個意思
--


2.

而預視能力的培養有兩大關鍵. 這也在老康的"藝術的精神性"書中有提到


一者. 是"內在的需要". 是存在自己心中的那個型態 那個fu

一者. 則是對材料/工具/技術/理論的熟悉和使用.


這兩者會互相反餽增幅

如果技術不足. 就很難讓自己內在的想像附著成型 < 這玩意的現代用語就叫fu

如果技術進步(這技術也包含理論面在內). 就可以繼續強化自己內在想像的型態
讓腦海裡的印象更明確. 更精確


我的fu到底是什麼? 我追尋的fu在哪裡? 在我向外觀看尋找的同時. 就是向內自省.
-
這裡有一點不太公平的現象產生

預視能力越強的人. 他的fu會越精細準確. 他越清楚細微的關鍵差異在哪裡

別人感覺不出來的東西
別人可能有感覺..但不知道原因何在的東西
他都會知道差異在哪裡

如此. 即使去同樣的地方. 照片拍一樣多. 兩邊所得的經驗值卻可能是數倍之差


然後. 因為fu越精準. 所以連帶地他的要求標準 他的技術 他的創作理論
都必須跟著全面提升
才能追上他的fu
(或是這狀況也可能反過來. 在技術面提升以後 以此回頭琢磨自己的fu)

而如果fu沒有追上. 就算學到高階技術或理論. 常常也不知該怎麼運用
-

所以強者只要自己不受限. 將會以更快的速度繼續變強. 差距會越拉越開.
-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090304 最近的葉子習作

都底片拍的. alpha7 + 125SL. RVP50

雖然也有數位拍的
可是這個月不知為何數位拍的跟這一捲正片比起來根本都是垃圾 :arrow:


取景的重心在葉子的線條輪廓上. 迎光新芽的翠綠色是一定要的



因為是底片機. 所以就用景深預覽. 來預先觀看散景和光點的實際狀況

平常全開光圈下的觀景窗裡
有無景深預覽所看到的散景背景. 相差可能會非常大

然後再做適當的構圖來放置光點位置. 並選擇適當的光圈來控制光點的大小





-
記得沒錯的話....這一張在觀景窗裡原始取景的時候. 背景是全白的

我用雙眼直接看現場. 確定這片葉子的背後有東西當背景
再按F8的景深預覽
背景才出現我要的散景色彩



-

這張比較特別一點....背景的樹枝無論如何會橫貫在畫面裡
避不開
可是我又想要綠葉配白花

所以最後. 決定讓這樹枝. 水平橫貫在畫面裡.

水平線條是最安靜無聲的
影響力最小
這個觀念是來自康丁斯基的抽象繪畫理論

這條樹枝. 只要稍微傾斜一點. 就會立刻變得引人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