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090316 台北學: 姚瑞中, 台北廢墟探索

1.街頭塗鴉的本質是反抗主流.
因廢墟多處於無人管理狀態. 所以在廢墟塗鴉就可以慢慢畫. 畫的很仔細....

這裡談到政府曾辦過的塗鴉比賽(我馬上想到周錫瑋阿...)
原本塗鴉是反抗主流
跟主流一搭一唱就有被收編的味道.
(如果你成了塗鴉藝術的官方代表. 以後還能繼續在街頭亂畫嘛?)

80年代的年輕人因批判而發光
相較之下.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被工作所馴化. 有被收服的味道

(這又讓我想到PTT科技業版的例子....三天兩頭就有人上來問說我是不是太草莓?)
(整體風氣是依循主流價值觀在互相比較)


2.廢墟是一個特殊的場域. 無人管理. 容納任何想法和可能性.
是絕對的自由場域.
-
所以也就成了憤青/藝文創作者 所找尋的 理想的發表空間.

但是台北市目前這一類的空間已經全部被政府收編
納入管理
所以大部分從廢墟玩起來的藝術家/創作者. 目前都往中南部或對岸發展.
例如海安路


3.姚拍廢墟很隨性. 沒有預設目的 就是到處晃. 然後他老兄到現在也沒有正式工作...

在台灣. 拆 比保留 更容易
台灣這塊地方對於"過去"這件事情. 沒有太多留戀

但姚並不是因為懷舊而拍
而是為了了解自己 > "什麼是台北"

廢墟與古蹟只有一線之隔
當觀光手冊上面載滿了古蹟介紹. 檯面上卻沒有任何廢墟情報的時候
何者才是真實的台北?

當外國人問起"什麼是台北?" 的時候. 我們如何具體的回答?
-
4.台北縣只要有工業區的地方就有廢墟.
因為產業變遷和外移. 勞力密集的產業都向中國和東南亞發展.

陽明山上. 則有很多軍事設施的廢墟.

就算是新蓋的也有可能成為廢墟
所謂的蚊子館就是新造大廢墟 XD
這種從規劃最初大家都知道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其實大家內心都希望它成為廢墟阿..


5.影像表現上. 常用大反差和逆光剪影. 採強烈明暗對比
常用超廣角突顯主題. 也是主客體的強烈對比
影像力量加到很強
但是也常用詼諧的角度來批判他的主題


6.1992姚去拍飛碟屋的時候. 剛上大學
課堂上在上西洋美術史
姚翹課跑去蹲廁所. 抬頭一看廁所天花板寫了一行字 "世界在外面等著我們"

當下就拿了相機去飛碟屋拍照 > "廢墟才是真正的美術史"
-
7.十三層煉銅場 > 遠遠看很像布達拉宮 XD

很想在這種地方拍劇照 (實際上也真的拍了)

大陸他們會在風景景點附近. 搭舞台來做各種演出或節目
很有效地利用了廢墟的力量

侯洞的礦場cafe也是一個例子.

廢墟是有能量的
因為廢墟是絕對自由的場域. 它包含了不同時空下. 各路人馬的意念在此

一個場所若有意念的交會/累積. 它就有能量
人就會想去看

畢竟廢墟和古蹟只是一線之隔.


8.台北縣是一個充滿了天線. 電塔. 鐵窗. 違章建築的城市
很牢籠
很束縛
-
9.意念聚集的地方. 就會產生吸引力.
尤其是傳承前人意念的古物

10.陳建興 - 用傳統古典的浪漫主義風格. 歌頌對廢墟的回憶


11.1997年非常廟的展出. 當時正值金融風暴
姚一行人自己找了個廢墟
自己畫
自己辦展
自己印DM畫冊宣傳
沒有公家補助(當時也不可能對這種活動補助). 一切自己來

沒有創作發表的方式. 就自己來開創!!

而且. 有實體空間的作品很重要


12.姚對廢墟的期望是: 透過廢墟. 去釋放出一些能量. 創造某些新的東西.

如果只是當作美女外拍的景來消費. 如此畢竟層次太淺
-
是否有更激進的想法可以去實現?
是否能做更大限度的發揮?

能夠利用廢墟的能量. 來創造某些可以流傳下去的東西. 才是最重要的.


13."拾月"在飛碟屋的演出.

演出的時候還是強烈颱風登陸前. 照樣演出. 沒有座位. 觀眾就撐傘站著看
如果換做現在一定延期

這活動正好反映出80年代末期. 一種憤怒情緒的蔓延
民心思變
大家都認為我們有能力可以改變. 也應該要做些什麼改變

因此產生了超前衛的劇團演出. 以及一批超熱血的觀眾

現場沒有觀眾席. 沒有舞台界線.
演員會穿梭在觀眾之中
並且多線同時演出
沒有明確的 "作者-作品-觀眾" 分野
-
這種民心思變的能量. 不僅是在藝術創作上表現
其實當年是存在在社會各界裡
包括經濟面和政治面. 都有相同變化與對應的改革


14.80-90年代. 對廢墟的的詮釋是"憤怒"

2000年. 現在我們對廢墟的 新的詮釋 是什麼?

現在的廢墟被收編以後(例如四四南村和華山). 它的包容性就被限制了
你不可能再無限制地去裡面搞花樣
甚至連拍照也得申請先

當年的拾月. 也許現在連申請都不會通過.

原本主流管理者(政府)是為了想改善環境. 所以將廢墟改善設備. 並立下規定
但這些設備和規定卻成了新的束縛


15.明德樂園的廢棄. 當年曾經火紅的主題樂園/水上樂園. 現在大都已不存在
這正反映了娛樂主流從類比轉向數位的趨勢
-
16.廢墟提供許多想法和能量. 它是絕對的自由和包容.
卻也因此存在危險性

任何意念都可以存在的同時. 也就代表不同意念之間 必然會產生的衝突.

年輕人想進廢墟搞創作. 野狗也會把廢墟當窩
廢墟的危險性和公共安全問題
廢墟無人管理和公共衛生問題

某種程度上跟網路有點相像....
網路匿名性所帶來的近似絕對自由. 同樣也會造成必然的衝突
除非潛水不說話. 否則甚至是無可避免的.


17.當年的"拾月". 美學型式雖然不足. 但是情緒強烈.
在當時. 這樣前衛又批判的內容. 是不可能有場地可供演出
所以它成了歷史性的創作

英國也曾有利用廢棄教堂的例子
借用它神聖的氣氛
請各路藝術家現場展出/演出. 連續三天三夜. 觀眾可以隨時進去體驗
-
雖然它也可以到美術館展出. 但是威力就弱了.

"特定場域 + 特定內容. 可以產生加倍的力量"


18.如何找尋與廢墟對化的美學形式? 用什麼方式來表現廢墟的這股能量?

姚用攝影和裝置藝術
陳建興則用油畫. 仿達利風格. 畫功雖然沒有達利好. 但這樣的作品很好賣


19."拾月"有很多觀念上的大膽突破

沒有觀眾席. 打破舞台框架
多視點. 多線劇情事件同時發生. (後設性)

廢墟正是這樣特性的廠所: 可開創. 可實驗. 可容許失敗

現在設備越來越好.
反而壓力大. 得失心重
更不敢作大膽嘗試
-
20.姚: 一開始拍廢墟. 只是類似歸檔紀錄整理而已

因教育使然. 我們的美學思考都是西式
與本地生活經驗有相當的差距

就類似給外國人吃的中國料理. 雖然失真. 但符合某些族群的需求

但.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不是.
這樣的美學經驗. 與我的生活經驗是斷裂的.
它是架空的


我就是要俗又有力. 金光閃閃!!!! 對我而言這才是真實. 經的起驗證與質疑

在世界中思考"我是什麼?"

什麼可以代表"台灣"?
我可以再用那些外來文化圖騰符號來介紹台灣嗎?

那麼. 我應該要用什麼東西. 走進世界?
-
21.我們碰到的真實是什麼?

我創作的根據. 動機. 目的. 脈絡. 是否經的起考驗?
我的探討/論述/批判. 是否可以更深入?

我的創作. 是否可以代表自己. 向他人介紹?


22.當年的意志力. 即使現在看了也很感動.

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意志力

表現手法則是工具
(這些工具的主要來源則是美術史)


23.(問)城市式管理者的理想是:

"不留空白地 將所有空間改造成符合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這句話很真切. 但是聽了很抖阿....)
-
在主導力量的邊緣. 找尋自由的空間.

廢墟提供藝術能量

對主流而言. 廢墟的存在是失敗
讓它處在邊緣
卻提供了另一族群所需要的自由性

這又與文藝復興時期的ruin考古概念不同.


而一但廢墟出了名. 就難免被主導力量注意到. 而無法存在
出了名就會產生矛盾而消滅

政府"有效管理"的立意雖好. 但做法卻值得討論
否則會產生不合適的規劃.
雖然有必要. 但是否可以多留一些自由性?

美術史上的改變. 必定起因於思想上的改變.

因此. 越偉大的管理. 越不可能產生藝術家
-


24.中產階級主流價值所追求的景象. 有時可能只是"幻象"
例如成了蚊子館的新造廢墟

不被主流所接受的時候
就很容易被誤會. 被污名化. 最後被排除.

主流就是標準答案嗎? 也許並非如此.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