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090501 北藝大半日參觀感想

托某人的機緣. 參觀了北藝大一趟

北藝大的校園相當有一套
滿地的裝置作品先不論

走上去首先看到的就是地上的跳動路面標線....唔. 故意畫成S型的 ^^;;;

本來畫在路口的網狀標線
也故意畫成回字
或是漩渦狀

當我心裡在想 > "這傢伙很故意喔~~" 的時候

彷彿也聽的見對方在說 > "沒錯! 我就是故意的~!"
噗噗
-
校舍樓層高度都不高. 不遮蔽視野. 與周圍環境融合一體. 很符合我理想中的形式.
-
只稍微參觀了一下美術系館.

這校舍從一開始設計規劃的時候就考慮了很多想法在裡面

刻意挑高的一樓走道. 用作展示空間
左側是大面白牆
右側面對下午西方的陽光. 則是大片大片的窗戶
柔和又理想的自然採光.
如果有需要. 也可以加上窗簾作成柔光

自然陽光. 不論光照強度和演色性. 都是最完美的選擇. 而且不用錢
沒有比這個更理想的照明環境了

這麼一段不到50m 的走道
實際上
卻比任何美術館和藝廊都更適合展覽


走上去則是中庭. 周圍三面都是兩層樓的教室

我很喜歡中庭這種概念. 因為在這個空間裡. 在這三面兩層樓的所有人都可以發生互動
-
不過中庭的設計大多都只存在在老建築
現代化的大樓沒有這種東西
一方面寸土寸金
一方面像成大電機系十層樓的系館. 雖然當年預算很多 所以中庭也跟著挑高到十層
但高到十層樓的時候....要與一樓的人互動也有困難了
仰角太高. 抬頭也看不見對方
就算一樓的人大聲喊話好了. 十層樓的人也太多. 反而會干擾到其中某些人

所以高度還是頂多三層比較理想

現代化的大樓好一點就是一樓有公共空間. 穿堂. 交誼廳一類的
起碼有一點空間可以讓人暫時停下來
彼此發生交集

但還是很難阻止別人一進大門. 就直接按電梯上樓回家.

在住宅大樓如果要產生互動交集. 必須要有心人去主動召集經營才行
-

這是一個和善的環境. 處處都充滿了為他人/為後人/為環境著想的意念
感覺就很舒服
-
再來是對藝術學院學生的感想

藝術學院的學生. 行動和想法上都相當的積極.
在學校的時候便常常向外尋求合作的途徑和機會

回想起來理工學院的學生
則傾向乖乖上課. 畢業. 乖乖找工作. 上班
一切都沿著前人準備好的路走
比較沒有那種旺盛的 想表達自己的 企圖心.

仔細想想. 這不是學校文化的差異而已 (當然可能學校個別文化也有差)

做藝術. 搞創作的. 重視的是內在自我想法的表達
是走自己的路
與別人不同. 與主流不同
甚至是反主流. 反威權. 即使你準備好資源要我接班 我也不打算接.
偏偏就是跟你作對

學理工的則不是. 一切照著遊戲規則走. 越能遵守規則學習的人越能得高分
得高分. 就有高學歷. 就能進好公司. 找到好工作好身分好收入
可以以此穩定過一生
-
基本上是要求學生一切符合前人的規範和期許去走. 不鼓勵/缺乏自我內在的想法.

因為只要照規則走就好. 業界也就那些公司.
如果學歷夠好更是事求人
學生在學時. 也不用刻意去找尋其他合作的機會
前人已經鋪好相關業界的大馬路. 供需市場. 規範. 文化. 都已齊備

只要照規則上課有到. 功課有做. 考試有過. 一切就在那裡等著他接收

自己主觀意見太多. 想法太多. 興趣太多.
反而分心有礙課業.

回想起來
當初我系上最用功的同學. 也正好都是平常沒有其他興趣. 只有唸書的人
他們沒有其他社團/興趣/嗜好. 平常也不會到處玩
反而不會因此干擾課業

-
學藝術. 搞創作. 是要開創自己的路

學理工. 則是準備好要走前人的路.
-
這社會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 所以沒有哪一者比較好的問題

不過
為了表達自己. 成就自己.
為了開創自己的路. 所展現出來的企圖心和學習熱忱
在我看來
它是非常珍貴的態度和觀念

前所未見. 無可替代的價值. 便由此而生.


這個價值是全方面的. 不僅僅是藝術或設計上的創意點子

這展現出的企圖心
到其他行業
一樣會成就無可替代的價值.


看到這樣的態度和作為 讓我更相信. 美學. 是攸關國家的根本競爭力
-


-

> 做藝術. 搞創作的. 重視的是內在自我想法的表達
> 是走自己的路

> 學理工的則不是. 一切照著遊戲規則走. 越能遵守規則學習的人越能得高分
> 得高分. 就有高學歷. 就能進好公司. 找到好工作好身分好收入
理工出身的人. 如果認真想執行自己的夢想
他能夠很快地籌集相關的資源工具. 而且專注在解決各種細節技術問題上
把事情作到完美


回想起來自己就是這樣

在攝影上. 我也是從純技術面先切入
先研究技術

等到技術工具都到位了. 才開始探討"要用這些來幹麻?"的問題
-

我確實是先把技術給到位了. 才回過頭把構圖能力給追上

然後從構圖再切入美術史和繪畫理論
這些都是後來的事

似乎真的是有理工/自然組的成分在自己裡面. 藝術人少一點. 技術人多一點


聽說蔣載榮對暗房處理要求也是一板一眼. 相當嚴格
我想
跟成大土木的背景多少也有關聯吧

-

這說起來有點像國術的外家和內家之分

是先練拳再練氣? 還是先練氣再練拳? XD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