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090511 因果循環原則

從之前冰鑑的心得. 我知道 > 人一身精神. 皆具乎兩目

每個人看的點不同. 對同一件事的解讀也會各自不同
就如之前PTT 科技業版紅海主管一文
大多數人看到是主管就先罵再說
但我注意到的是對方文中所展現的不同態度

所以. 從此人的眼神(即他觀看事物的方式/態度/神情). 就可以判斷他的個性

-
但問題是. 正邪皆隱身於神清之中. 如何辨別正邪?
-
這裡就有一個大問題出現了.

什麼是正

什麼是邪
-

我這樣推想

如果說. 捨己為人. 是美德的話

那反過來. 損人利己. 就是邪念.
-
-
那麼. 怎樣才算"損人"? 怎樣又算是"損己"


我的認知是. "損"或"被損". 是決定在當事人自己主觀的感受上
不一定是實際利益的損或益

最典型的例子是不支薪的義工. 不拿錢. 卻自願服務貢獻
如果當事人不覺得自己有所損失
那損己就不成立


所以. 損人/損己的成立條件是

"對方已經表明不能接受的狀況下. 卻還被強迫接受"
-

一切的關鍵不在實際付出的多寡. 而在當事人雙方的意念上

基於人我互相的因果原則. 所謂"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


出發意念. 是為了對方著想 > 對對方而言. 這即是善意

出發意念. 是為了自己著想 > 對對方而言. 屬於非善意

出發意念. 是為了侵害對方 > 對對方而言. 這就是惡意
這就是邪念


人一但接收到邪念. 不論實際代價大小. 一定會加以對應反餽
這是情緒上的直接反應
討厭的東西就是討厭. 沒啥道理好說 (或說理由怎麼掰都有)


所以. 利人者. 最終必然利己

損人者. 最終必然損己. 這就是因果循環原則.
-

因果循環的速度. 跟資訊和交通的便利性很有關係
這些基礎建設
會把一件事情的訊息和影響力迅速散播出去

所以. 在過去交通資訊不發達的時候. 因果循環報應比較慢
有時可能會慢到下一代才報應

兒子替老爸還債這種事情. 雖然聽起來不太合理
但是站在冤親債主的立場
找不到老爸. 當然找兒子負責
不然找誰?

重點是這些全都是情緒反應. 原本就沒有道理可言


不過. 在現代交通資訊發達的條件下. 因果循環大概都是現世報了
跑不掉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